网上配资开户 “一碗面条”竟然能够保存4000多年?还跟:大禹治水有关?_遗址_庞贝_考古


发布日期:2025-04-04 22:15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网上配资开户 “一碗面条”竟然能够保存4000多年?还跟:大禹治水有关?_遗址_庞贝_考古

一碗面条竟然能够保存4000多年网上配资开户,这碗面条还跟大禹治水有关。这碗面条还解决了一个世界级的争论。

2002年,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一处聚落遗址上,出土了一件红陶碗。考古发现的时候,碗倒扣在地面上,挤满了泥土。当考古人员揭开陶碗,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是一碗4000年前的面条儿。

到底哪个国家最先发明的面条?

其实世界上很久以来都存在一个争论,中国、意大利和阿拉伯。是谁?第一个发明了面的。

意大利曾发现一处,公元四世纪的古墓壁画,展现了制作面条的过程。阿拉伯人则声称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面条。而老家遗址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一出土,这场争论就结束了,我国才是面条的发源地。

喇家遗址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呈现淡黄色,五十厘米长。经过检测是用小米制作而成,可是小米粘性比较差,怎么能够制作出这么长的面条呢?

展开剩余80%

为了解答这个疑问,专家决定照着哪家鲜明的配方再做一碗。一开始的时候,面条确实无法成型。这时候一位专家想起了北方流行的一种面食,叫和乐,是把面团放在热水上,然后用挤压的方式让面条更有韧劲儿。

于是,专家们就先后用烫面法、发酵法、挤压法,最终成功复制出了喇家面。那么问题又来了?

一碗面条,怎么能保存四千年?

因为它一直处在真空包装里,老家一直是新石器时期的一座小城。在发现这碗面条之前,考古人员已经发现了多处喇家,房屋遗址和群体遗骸。

这些喇家先民,各个年龄段都有,其中最小的只有两岁。而且这些喇家先民姿势都很特别,仿佛被定格了一般。考古专家断定,这里并不是丧葬或祭祀遗址,而是生活遗址。

可是喇家先民,为何会呈现这样奇异的姿态?根据史料、文物以及地理研究专家推断,4000年前喇家先民结束了劳动。

刚做好饭,端上桌,忽然一阵地动山摇,地震来了,房屋瞬间倾塌,面条被倒扣在地上,仍被压在房屋之下。

可是灾难还没有结束,因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倾泻而下的山石,堵住了黄河,形成了堰塞湖,河水还在不断地奔腾,水位越来越高。

当蓄水量达到惊人的峰值时,黄河决堤,奔腾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呼啸而来,瞬间淹没了喇家遗址,那碗面条,喇家先民们和这座小城,就这样被覆盖在泥沙之下,永远定格在了4000年前的一瞬间。

也正是因为这样,喇家面条在倒扣的碗里,形成了半真空状态,保存至今。当考古人员打开喇家遗址时,除了这碗,还泛着淡黄色光泽的面条,其他先民也以一种悲壮的姿态,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
一个母亲跪在地上,弓着身紧紧保护着怀里的孩子,吓坏的孩子抱紧母亲的腰。一个五口之家,母亲和三个孩子紧紧搂在一起,而父亲则又用自己宽厚的臂膀,拼尽全力护住妻儿。在巨大的灾难面前,人类的力量何其渺小。

那么为何这碗面条与大禹治水有关呢?

这场滔天洪水在毁灭了哪家小城之后,裹挟着泥沙继续往下流。就连当时的尧都,山西陶寺,也没能幸免于难。考古队在陶寺遗址,发现了被洪水冲垮了城墙。就在洪水肆虐的时候,有一位英雄站了出来,他的名字叫做大禹。

史书上记载,其实在大禹之前,他的父亲鲧就是治理黄河的,但是治理了九年都没有成效。后来大禹勇挑重担,鲧治理黄河的方法是堵,而大禹则是疏通。

大禹带领民众奔走华夏大地,疏通黄河,到达的第一个地方,就是积石,积石在哪儿。巧的是,喇家遗址上游形成堰塞湖的地方就叫积石峡。

喇家遗址的发现,有力地证明了大禹治水不是神话,而是真实存在。

喇家遗址是一处罕见的灾难性遗址。在此之前,世界上最著名的灾难性遗址是意大利的庞贝古城。

公元79年,庞贝古城旁边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,漫天的火山灰和灼热的岩浆,瞬间将庞贝古城埋没。而青海喇家遗址跟庞贝古城一样,都是被灾难瞬间淹没。

所以一些人称呼喇家遗址为“东方庞贝”,但其实马家遗址要比庞贝古城还要早两千年。

在世界考古史上意义重大,我觉得它不是东方庞贝,而是独一无二的网上配资开户,喇家遗址。您觉得呢?评论区里我们讨论一下。

发布于:天津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