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牛沪深策略 TCL华星广州t11基地交割:国产LCD面板崛起,迈向全球显示产业高地


发布日期:2025-04-02 20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大牛沪深策略 TCL华星广州t11基地交割:国产LCD面板崛起,迈向全球显示产业高地

大牛沪深策略

  4月1日,在TCL华星光电广州t11基地的升旗仪式上,一面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。TCL华星杨安明、傅和平、张锋、窦燕、习文波、刘小兰、熊城杰、张才力,格创东智CEO何军等领导出席了升旗仪式。

  此前,TCL科技(000100)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,其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已完成对乐金显示(中国)有限公司(LGDCA)100%股权、乐金显示(广州)有限公司(LGDGZ)100%股权的交易审批及工商备案手续。

  如今,随着TCL华星完成对LG显示广州工厂的完全交割,一场关于中国LCD面板技术突围与市场重构的产业升级大戏正式拉开帷幕,这不仅是企业新征程的起点,更象征着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舞台的强势崛起。

  TCL华星高级副总裁张锋在致辞中表示,今天的红旗升起,升起的是中国显示产业走向世界的自信,凝聚的是全球合作伙伴的信任,更承载着亿万用户对美好视觉体验的期待。全体领导员工当以此刻为起点,继续以“鹰的重生”之志革新突破,以“星辰大海”之心开拓未来,共同书写全球显示产业的中国传奇。

  战略并购:中国显示产业里程碑式跨越

  TCL华星此次完成对乐金显示(中国)有限公司和乐金显示(广州)有限公司100%股权的收购,是一次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整合。

  此次收购的标的LG显示广州8.5代液晶面板厂及配套模组工厂,是全球LCD领域的优质资产。前者拥有月产180K大板的8.5代线,后者具备月产230万台的模组能力,2023年合计贡献净利润超11亿元。

  更关键的是,这座工厂承载着LG深耕数十年的IPS硬屏技术,其178°超广视角、精准色彩还原能力,恰能弥补TCL华星在高端LCD领域的最后一环技术拼图。

  同时,t11工厂成熟的工艺技术及管理体系,将持续优化TCL华星的生产效能与品控标准。TCL华星也将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挖掘t11的产线效率,并通过集群化优势和多元技术路线的深度研发,进一步深化效率领先、产品领先、技术领先、生态领先的行业优势。

  可见,这是中国显示产业从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的 关键一跃,通过整合LG的IPS技术,TCL华星已构建起覆盖HVA、HFS、IPS的全场景技术矩阵,形成对电视、显示器、车载等多元场景的“全制式覆盖”。

  技术破局:Mini LED的“换道超车”

  回顾国产LCD面板产业的发展历程,曾经面临着技术封锁、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。然而,近年来,以TCL华星为代表的中国大陆面板厂商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、提升技术水平、优化产业布局,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。

  Omdia最新报告显示,搭载Mini LED背光的LCD TV面板将在2025年出货量反超OLED。这一结论绝非偶然,当OLED面板因高昂成本难以普及至65英寸以上大屏时,Mini LED技术以“分区控光+量子点增强”的组合拳,在对比度、色域覆盖等核心指标上已逼近OLED效果,而成本仅为后者的60%。

  通过注入LG的IPS技术基因,并结合自研的Mini LED解决方案,TCL华星已能生产出媲美甚至超越WOLED画质的LCD面板,让中国企业在高端电视市场首次具备与韩系OLED阵营正面交锋的能力,这不仅意味着中国面板企业首次掌握全球LCD技术话语权,更宣告着中国显示产业正式告别“技术追随者”身份。

  产能革命:中国显示产业的星辰大海

  随着国产LCD面板产业的崛起,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曾经,韩国、日本等国家的面板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但如今,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凭借技术创新、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,逐渐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。

  在市场份额方面,国产LCD面板厂商的出货量不断攀升。随着购入LG Display广州Gen8.5的产能,TCL华星大尺寸LCD面板年产能将突破5000万片大关,相当于全球每10台液晶电视中,就有2台使用中国面板,而京东方的10.5代线扩产计划,则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在全球LCD市场的“双寡头”格局。这也是中国大陆面板厂商首次以技术+产能双优势,主导全球显示产业周期。

  “鹰的重生”需要断喙拔羽的勇气,而“星辰大海”的征途更需技术深耕的定力大牛沪深策略,当中国工程师在8.5代线车间调试最后一块掩膜版时,当Mini LED背光模组在老化测试线上闪烁如星河时,一个属于中国显示产业的黄金时代,已然到来。